家裡光線不足怎麼辦?燈具挑選與照明設計重點解析
發布日期:
亮度不夠,通常不是「燈不夠」,而是「燈不對」
多數居家昏暗來自只靠主燈、流明計算不足、配光與位置錯、眩光刺眼。
好照明要同時兼顧亮度(照度)×色彩還原(CRI)×舒適(無眩)×控制(調光)。
第一步:用「照度目標」反推需要的流明數
估算:所需流明 ≈ 目標照度(lux) × 面積(㎡) ÷ 利用係數(0.7–0.9)
常見空間照度目標(環境光/工作光)
- 客廳:150–300 lx/重點閱讀 300–500 lx
- 餐桌:200–300 lx(桌面)
- 廚房操作檯:500–750 lx
- 書房桌面:500 lx 以上,UGR<19
- 臥室:100–200 lx/床頭閱讀 300 lx
- 玄關、走道:100–200 lx
- 浴室鏡前:300–500 lx(雙側或環形補光)
第二步:分層照明(Ambient/Task/Accent)
環境光 Ambient
線性燈槽、嵌燈、吸頂燈,建立均勻底亮度。均勻但不刺眼是關鍵。
工作光 Task
檯燈、吊燈打桌面、櫥下燈打檯面,把光放在你做事的地方。
重點光 Accent
軌道燈洗牆、投射畫作與立面,增加層次與立體感,讓空間看起來更亮。
第三步:選燈具的關鍵參數
色溫(CCT)
- 客廳/臥室 2700–3000K 溫暖放鬆
- 書房/廚房 3500–4000K 清爽專注
- 浴室 3000–4000K(鏡前請避免偏綠偏藍)
顯色性(CRI)
- Ra≥90、R9>50 才能把皮膚與食物顏色照得自然。
光束角與配光
- 洗牆/大面牆:36–60°
- 物件聚焦:15–24°
- 餐桌吊燈:60–90° 覆蓋桌面不刺眼
眩光控制
- 天花嵌燈選遮光角≥30°或深防眩結構;工作位UGR<19更舒服。
調光與無頻閃
- 調光:相位(TRIAC)、0–10V、DALI、智慧家居(Matter/Thread/Zigbee) 擇一統一系統。
- 無頻閃:選標示低頻閃/高頻閃抑制驅動,長時用眼更穩。
燈具位置與數量:實用公式
嵌燈間距與離牆
- 間距 ≈ 1.0–1.2 × 層高(2.7m 層高 → 約 2.7–3.2m/兩燈)
- 離牆 0.3 × 層高 做洗牆帶(2.7m → 約 80cm),牆面更亮、房間更深。
軌道燈洗牆
- 軌道離牆 60–80cm,燈頭打 30–45° 角,避免熱點。
餐吊燈高度
- 燈底距桌面 70–85cm,避免眩光與碰頭。
各空間實作範例
客廳
- 環境:線性間接光+少量防眩嵌燈
- 重點:沙發後洗牆、展示層板下燈
- 閱讀:可移動立燈(300–500 lx)
餐廚
- 餐桌:單或多頭吊燈(60–90°配光),桌面 200–300 lx
- 操作檯:吊櫃底燈連續打亮檯面 500–750 lx,避免背光影子
書房
- 工作位:桌燈+上方防眩嵌燈,UGR<19,色溫 3500–4000K
- 牆面:一條洗牆光讓空間更深、視覺更亮
臥室
- 環境:低亮度間接+床頭可調閱讀燈
- 起夜:床底或踢腳夜燈,感應低亮度不擾眠
浴室
- 鏡前:左右雙燈或環燈,避免只從上方打造成「熊貓眼」
- 濕區:選 IP44 以上 防護等級
燈帶與間接光:快速增亮不刺眼
- 燈槽寬深:≥ 30×30mm,避免看見光點
- 發光均勻:LED 需高密度燈珠+擴散罩
- 功率密度:一般居家 8–12W/m 做環境光起步
結論:用數字說話,讓燈光「看起來更亮、用起來更舒適」
先確定照度目標,再以分層照明與正確配光把光放在需要的位置;選擇高顯指、合適色溫與防眩的燈具,搭配調光與場景,就能在不大改裝的前提下,迅速把暗宅變好宅。
FAQ|居家照明常見問題
Q1:瓦數愈高就愈亮嗎?
A:看流明(lm)與配光,不只瓦數。高效驅動與好反射能用更少瓦數達成目標。
Q2:4000K會不會太冷?
A:餐廚/書房可用 3500–4000K;客廳臥室多選 2700–3000K 更放鬆。關鍵是同區一致。
Q3:嵌燈好還是軌道燈好?
A:嵌燈整齊防眩、軌道彈性高。昏暗宅常用軌道洗牆+間接光快速增亮。
Q4:檯面總有影子怎麼辦?
A:多半是背光。加一條吊櫃底燈直打檯面,立解。
Q5:會不會越亮越好?
A:過亮、眩光與色溫不當都傷眼。請以照度目標+防眩為準。
Q6:一定要做燈帶嗎?
A:不必,但間接光能有效提高均勻度與舒適度,推薦客廳與臥室邊界使用。
Q7:舊屋先從哪裡改?
A:先補廚房檯面、書桌、鏡前工作面;再加軌道洗牆與簡單調光,CP值最高。
以下連結帶您瞭解不同的設計會運用到那些細節喔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北歐風的簡約舒適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現代風的時尚簡潔線條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鄉村風的溫暖與柔和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淺色系中的少即是多無印風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佗寂風的獨特日式美學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展個性工業風的現代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性與優雅品味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的層次與鮮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格中的低調與沉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