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點空間設計
    金屬螺旋樓梯怎麼設計?樞柱、骨架與荷重抓法全解析

    金屬螺旋樓梯怎麼設計?樞柱、骨架與荷重抓法全解析

    發布日期:

    金屬螺旋樓梯集省坪效、通風與視覺焦點於一身;要好走又安全,除了外觀,更要把幾何比例、荷重假定、樞柱與骨架設計講清楚。

    螺旋樓梯尺寸設計指南|幾何公式 × 標準數據一次掌握

    在規劃螺旋樓梯時,步級比例、踏寬與淨高 是影響舒適度與安全性的關鍵。

    本文整理了最實用的幾何尺寸建議,讓你快速掌握規劃重點。

    步級公式與建議值

    • 步級公式:2R + G = 600 ± 30 mm

      • R = 踏高(Step Rise)

      • G = 步進(步線寬度 / Going)

    建議數據

    • 踏高 R

      • 住家:160–180 mm

      • 公共:150–170 mm

    • 步進 G(行走線)

      • 250–280 mm

    • 行走線位置

      • 淨踏寬的 2/3 徑處(由內緣量起)。

    • 頭部淨高

      • ≥ 2000–2100 mm(避免壓迫感)。

    外徑與踏寬設計

    • 外徑 D(常見住家):1500–2000 mm

    • 有效踏寬 W(外緣至行走線):800–1000 mm(舒適區間)

    • 內孔尺寸:≥ 160–220 mm(含樞柱外徑+安全距離)

    步數與旋轉角計算

    • 步數估算:樓高 H ÷ 踏高 R ≈ 步數

    • 旋轉角度 θ:360° ÷ 步數

    範例:

    • 樓高 H = 2800 mm

    • 踏高 R = 175 mm

    • 步數 = 2800 ÷ 175 ≈ 16 步

    • 每步旋轉角度 θ ≈ 22.5°

    螺旋樓梯結構系統與骨架設計|樞柱、螺旋梁與踏板選型指南

    在螺旋樓梯的設計中,結構系統與骨架選型 決定了安全性、舒適度與耐久度。

    以下整理出實務上常見的設計基準與施工細節。

    樞柱(中心柱)設計要點

    螺旋樓梯的核心結構是 樞柱,承受壓力、彎矩與扭矩。由於使用者通常偏向外弧行走,會產生偏心受力,因此樞柱斷面必須足夠剛強。

    建議斷面尺寸(住家參考,實務仍須結構計算)

    • D ≤ 1800 mm:CHS φ139.7 × t6 ~ φ168 × t6

    • D = 1800–2200 mm:φ168 × t6 ~ φ219 × t6–8

    • D > 2200 mm 或商用:φ219 × t8 ~ φ273 × t8–10

    底座配置

    • 底板厚度:t16–25 mm

    • 錨栓:M16–M20 化學錨栓 × 4–6

    • 抑振設計:柱內可填砂,降低共振與噪音。

    骨架系統(外弧承力方式)

    螺旋樓梯的穩定性與踏感,取決於骨架選型。

    • 外弧螺旋梁(箱型/槽鋼成型)

      • 舒適硬度佳,常見於住宅與商空。

      • 踏板同時掛接於外弧梁與樞柱,受力均衡。

    • 單側懸臂踏板(焊接柱套)

      • 結構簡潔,但剛度與舒適度仰賴中心柱。

      • 適用於小尺度或設計強調極簡風格。

    • 雙螺旋梁(內外雙弧梁)

      • 適用於大跨距或商用場域,安全性最佳。

      • 成本較高,但耐用度與穩定性最優。

    踏板(Step)設計細節

    踏板直接影響行走體驗與防滑安全。

    • 金屬踏板

      • 鋼板 6–8 mm,加下緣加勁肋(L40×4 或箱肋)。

      • 可選鋼格柵或穿孔板,具防滑與透水效果。

    • 金屬骨架+木踏面

      • 厚度建議 35–45 mm,腳感更佳。

      • 需注意防滑塗層與耐候性。

    焊接與連接

    • 連接方式:連續角焊或 M12–M16 8.8 級螺栓+三角肋 t6–8。

    • 安全收邊:所有踏板端部需倒角與去毛邊,避免割傷。

    螺旋樓梯荷重設計與舒適度控制|安全數據與尺寸建議

    在螺旋樓梯設計中,荷重抓法與舒適度控制 是安全與使用體驗的核心。

    本文整理出住家與商用常見的荷載依據、剛度標準,以及快速尺寸參考,提供設計與施工時的專業指南。

    樓梯荷重假定(依場域不同)

    設計前必須依 當地建築法規 校核,以下為一般參考值:

    • 活荷載(Live Load)

      • 住家樓梯:3.0–4.0 kPa

      • 商用/公共建築:4.0–5.0 kPa

    • 集中荷載(Concentrated Load)

      • 踏板中點:1.5–2.5 kN

    • 欄杆水平荷載

      • 扶手位置:0.75–1.0 kN

    👉 以上數值用於結構安全計算,務必經由結構技師審核。

    剛度與振動控制

    螺旋樓梯除了安全,舒適度 也非常重要。

    • 踏板撓度限值:L/300~L/360

    • 整體自振頻率:> 3 Hz(避免「共振感」造成不適)

    • 剛度提升方法:填砂柱、加勁肋、採用外弧螺旋梁設計。

    這些措施可大幅提升使用時的穩定度與靜音性。

    快速尺寸表(住家設計參考)

    專業提醒

    本文數據僅為 初步選型建議,實際設計需依據:

    • 樓高與直徑

    • 材料強度

    • 連接方式

    • 當地建築結構法規

    並由 結構技師校核計算,確保符合安全與舒適需求。

    螺旋樓梯可走性與安全細節|踏面尺寸、照明、防滑標準一次看懂

    在設計與施工螺旋樓梯時,除了結構安全,可走性與使用者安全 也是不可忽視的重點。

    本文整理了踏面形狀、平台設計、防滑處理與頭部淨高檢核,幫助你在裝修或翻修時一次搞懂。

    踏面形狀與步進公式

    • 內緣最窄處:≥ 100–120 mm,避免「踩空」風險。

    • 行走線處步進:需滿足 2R + G = 600±30 mm(R=踏高,G=行走線步寬),確保行走舒適與安全。

    平台與出入口設計

    • 平台銜接:與樓板交接處建議設置扇形過渡或小平台,避免第一步過窄。

    • 出入口淨寬:應 ≥ 800 mm,確保搬運家具與人員通行順暢。

    防滑與照明配置

    • 踏鼻處理:加裝止滑條或倒角,提升行走穩定度。

    • 防滑等級:戶外環境建議選擇 R10–R12 止滑規格。

    • 照明規劃:安裝低眩光線性燈於行走線,避免陰影與反光影響視線。

    頭部淨高檢核

    • 行走線檢測:沿行走線量測,任何位置的頭部淨高 不得低於 2.0–2.1 m

    • 舒適性:建議預留更多餘量,避免高個使用者碰撞。

    螺旋樓梯製作與安裝工法要點|防蝕塗裝、精度容差與現場安裝流程

    螺旋樓梯的品質不僅取決於設計,更取決於 工廠製作、現場安裝與防蝕塗裝 的細節。

    以下彙整工法重點,確保安全、耐久與美觀。

    工廠製作標準

    • 樣版治具控制:確保每步旋角 θ 與踏鼻對位準確。

    • 焊接品質:主要焊縫需連續滿焊,並進行抽檢與探傷,確保結構強度。

    現場安裝流程

    • 試裝驗證:先進行乾式試裝,檢查踏板、柱與骨架是否吻合。

    • 分段吊裝:逐段安裝螺旋結構,減少誤差累積。

    • 點焊定位 → 最終滿焊/鎖固:確保安裝精度與穩定度。

    • 柱底收邊:以灌漿方式找平,增加承載與穩固效果。

    防蝕塗裝規範

    • 室內環境

      • 鋅粉底漆 + 環氧中塗 + PU 面漆

      • 總膜厚 ≥ 200 μm,提供耐久保護。

    • 戶外/海風環境

      • 熱浸鍍鋅(≥85 μm)+ 面漆

      • 或選用 不鏽鋼 304/316,耐候性更佳。

    容差控制(施工驗收指標)

    • 踏鼻對齊:±3 mm

    • 步高偏差:同段 ≤5 mm

    • 整體垂直度:≤ H/1000(樓高/1000)

    螺旋樓梯聲學與腳感優化|降噪、止振與舒適性提升

    在螺旋樓梯設計與施工中,不僅要注重結構安全與美觀,聲學控制與腳感舒適度 同樣是長期使用的關鍵。

    以下彙整實用優化策略,幫助降低噪音、減少吱聲並提升行走體驗。

    降頻降噪:柱內填充與阻尼設計

    • 柱內填砂或灌漿:有效降低共振頻率,抑制金屬中低頻噪音。

    • 減震底座:在螺旋柱與基座交接處加裝止振墊,避免結構聲直接傳遞。

    踏板結構與聲音控制

    • 彈性墊片:在踏板與骨架間加入彈性材料,吸收衝擊聲。

    • 木踏面雙固定:採用「點膠+螺栓」結合方式,減少鬆動與摩擦聲,延長使用壽命。

    鄰戶傳音控制

    • 止振墊隔離:在樓梯與樓板交接處加裝止振材料,避免形成「聲橋」。

    • 避免硬連接:避免金屬件直接連接樓板,降低結構傳音風險。

    使用者體驗提升

    • 腳感穩定:鋼板+木踏面組合設計,兼顧堅固性與溫潤觸感。

    • 噪音檢測:完工後可進行踏板敲擊測試,檢查是否有異響,確保靜音效果。

    結論

    螺旋樓梯的關鍵在幾何可走性(2R+G、頭部淨高)結構穩定(樞柱+外弧梁+踏板剛度)並重。

    先用尺寸公式與荷重假定定出「走起來舒服」的幾何,再與結構技師依直徑、樓高與用途校核樞柱與骨架。

    最後把焊接、塗裝與驗收做好,你就能兼顧造型、腳感與長久耐用。

    FAQ|常見問題

    Q1:最小直徑可以做到多少?

    住家最低可至 1500 mm 左右,但行走線步進與頭部淨高可能吃緊;建議 ≥1600–1800 mm 更舒適。

    Q2:搬家具很難?

    螺旋樓梯搬運不便,建議預留直跑樓梯或室外提升動線;或設可拆式扶手/中心柱段

    Q3:能全靠中心柱,不做外弧梁嗎?

    小直徑且住家載重可行,但舒適度與剛度較差;外弧箱梁能顯著減晃與減噪。

    Q4:室外版本怎麼防蝕?

    熱浸鍍鋅+PU 面漆或用 不鏽鋼 316;接縫做導水、避免積水,定期清洗檢修。

    Q5:木踏面耐用嗎?

    木踏面舒適但需防滑與耐候處理;室外選熱處理木/防腐木,背後加肋並定期保養。

    Q6:需要申請結構計算或審查嗎?

    依地方法規而定;商用或公共空間多需結構書與簽證,住家大型或外露樓梯亦建議由結構技師校核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以下連結帶您瞭解不同的設計會運用到那些細節喔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北歐風的簡約舒適空間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現代風的時尚簡潔線條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鄉村風的溫暖與柔和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淺色系中的少即是多無印風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佗寂風的獨特日式美學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展個性工業風的現代空間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性與優雅品味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的層次與鮮明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格中的低調與沉穩

    狂賀!旅人空間設計粉絲專頁按讚數突破 18,000!

     

    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與肯定,我們將持續為你們帶來更多創意設計與優質服務,與你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空間設計! 

    室內設計專欄  室內設計文章推薦   室內設計案例及文章 案例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