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屋翻新要翻什麼?從哪裡開始?翻新細節與裝潢重點一次整理
發布日期:
老屋翻新不是換外觀,是把「隱患」先清掉
多數後悔都來自跳過基礎工程,直接做外觀。正確做法是先釐清結構安全、滲漏、管線壽命與黴害,再談格局與風格。
抓住「先裡後外、先上後下、先粗後細」的順序,才能一次翻對不返工。
翻新順序總覽:一張表看懂(從危害到美學)
- 安全檢核:結構裂縫、梁柱鏽蝕、白蟻/黴害、氣密與消防動線
- 防水外殼:屋頂/外牆/陽台與衛浴防水重做+試水
- 管線更新:給排水、電力、弱電、瓦斯全數盤點與汰換
- 體感工程:採光、通風、隔熱、隔音與空調路徑
- 格局與收納:動線、收納、廚衛位置與尺寸
- finishes :地/牆/天、櫃體與燈具層次照明
- 機電調校與驗收:試壓、絕緣、保固資料建檔
進場前:3小時完成的「屋況快篩」
結構與外殼
- 梁柱斜裂/鏽水、鋼筋外露?外牆有空鼓/滲水痕?
- 屋頂/女兒牆龜裂、伸縮縫破損?陽台地坪有白華?
室內與管線
- 水壓不足/回填聲、地坪踩踏空鼓、牆角黑黴味?
- 電箱老舊、鋁線、無接地?插座少、延長線滿地?
以上任一項成立,優先預算到防水與管線,風格可後補。
基礎工程SOP(照這個順序走,返工機率最低)
Step 1 結構修復與白蟻處理
- 結構技師/營建顧問初勘;裂縫分類(結構/非結構)再決定補強或封補。
- 白蟻藥劑+木作全面檢核,根除再封板。
Step 2 防水全套
- 屋頂/陽台/窗檯/浴室依序處理;打底找平→防水層→保護層→試水48h。
- 外牆接縫、穿牆管做彈性收邊。
Step 3 管線總汰換
- 給水改耐熱耐壓材(如PP-R等)、排水加清潔口;
- 電路:銅線、分回路+接地、預留中性線以利未來智慧開關;
- 弱電:光纖/網路、AP位置與管路;
- 瓦斯:防震固定、檢漏測試。
Step 4 隔熱採光與通風
- 西曬面加遮陽百葉/低放射玻璃;
- 對流窗+門下回風縫建立氣流路徑;屋頂做隔熱+通氣層。
Step 5 隔間與動線
- 優先用輕隔間(便於管線巡檢);門寬80–90cm友善搬運。
- 廚衛離立管近可省預算並減噪。
Step 6 finishes 與系統櫃
- 地材依空間選(濕區防滑、臥室溫潤、客餐耐磨),踢腳/收邊確實。
- 系統櫃全封背/收邊防藏塵,電器櫃留散熱孔與專用插座。
Step 7 機電調校與驗收
- 電表/負載測試、漏電斷路器測試;
- 水管試壓、排水通球/通水;
- 空調冷媒保壓與出回風溫差、油煙機實抽。
各空間翻新重點
玄關
- 落塵地材+照明自動感應;鞋櫃通風孔/紫外線殺菌(選配)。
客廳/餐廳
- 電視牆:訊號/網路/電源分層走管;沙發側與餐邊要就手插座。
- 分層照明:環境光+重點光+工作光;預留調光/情境。
廚房
- 三角動線(冰箱-流理-爐具)與檯面高度;
- 洗/洗碗/烘碗/烤箱/IH各專用回路;防濺板易清潔。
衛浴
- 乾濕分離、防滑磚、防霉矽利康;
- 馬桶旁清洗插座、鏡櫃內置插座,暖風機專用回路。
臥室
- 床頭兩側雙插+USB-C;衣櫃內插(除濕/燈條);
- 隔音:床頭牆與鄰戶共壁加密實層或彈性隔音墊。
陽台/洗曬
- 洗/乾衣機各專用回路+排水坡度;曬衣桿高度依身高設定。
- 外牆防水與排水落水頭加大與防堵。
時程里程碑(常見2.5–4.5個月,視規模)
- 第1–2週:拆除/白蟻/結構修補
- 第3–5週:防水/泥作/水電管線換新
- 第6–8週:木作/窗門/油漆與衛浴廚具
- 第9–10週:燈具五金/清潔/機電測試與驗收
每階段以照片與測試紀錄留存,防遺漏。
常見NG與正確做法
- 先挑磁磚後想防水 → 先做找平與防水試水,再進磁磚
- 保留舊電線省錢 → 全數汰換+分回路+接地才安全
- 局部補漏 → 老屋多源滲;系統性防水才不復發
- 盲目打掉承重或樑 → 先找專業評估,必要補強與移位替代
- 通風沒規劃 → 門縫回風/對流窗/機械換氣三管齊下
結論|從「看不見的地方」開始,老屋才能住得久又安心
把錢先花在結構安全、防水、管線等基礎工程,再優化採光通風與格局收納,最後才是風格收邊。
抓住本文的順序與驗收清單,一次翻好、少返工,讓老屋重獲新生。
FAQ|老屋翻新常見問題
Q1:屋齡多少一定要換水電?
超過20年建議全面汰換,尤其鋁線、鐵管、無接地的舊系統。
Q2:預算有限先做哪三項?
防水、電路更新、衛浴翻修(含排水),CP值最高。
Q3:廚衛移位會很貴嗎?
會增加排水坡度與打鑿成本;靠近立管可省預算並減噪。
Q4:一定要做隔熱嗎?
頂樓/西曬戶非常值得;隔熱+遮陽能明顯降低耗能與悶熱。
Q5:油漆發霉怎麼辦?
先找水汽來源(外牆/冷橋/漏水),再做防潮底漆+通風,僅重漆無效。
Q6:安裝冷氣要注意什麼?
預留專用回路、排水坡度與外機散熱淨空;避免外機被包死。
Q7:木地板或磁磚?
濕區/玄關用防滑磁磚;臥室可選超耐磨或工程木地板,並做收邊與防潮。
Q8:牆打掉會不會影響結構?
先判斷是否承重/剪力牆;必要以鋼樑/框架補強或改輕隔間。
Q9:工班好壞怎麼判斷?
看試水/試壓/電測紀錄是否完整、合約是否列驗收標準與保固。
Q10:要不要請設計師?
規模大或有結構/管線移位與整體風格需求,設計師+專業監造能降低返工與溝通成本。美莊園藝
以下連結帶您瞭解不同的設計會運用到那些細節喔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北歐風的簡約舒適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現代風的時尚簡潔線條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鄉村風的溫暖與柔和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淺色系中的少即是多無印風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佗寂風的獨特日式美學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展個性工業風的現代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性與優雅品味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的層次與鮮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格中的低調與沉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