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浴很小怎麼做乾濕分離?小空間設計與裝修技巧
發布日期:
先讓水流走、再讓蒸氣走
小衛浴失敗多半不是面積太小,而是水走不掉與蒸氣出不去。
因此規劃順序是:排水坡度→分區邊界→門/玻璃擋水→換氣除濕→收納與動線。只要把這幾件事做對,即使2–3坪也能長期乾爽。
關鍵尺寸速查(小空間最實用)
- 淋浴最小有效範圍:80×80cm 可用;90×90cm 以上更舒適。
- 淋浴門洞:淨寬≥60cm;摺疊/三折門最省位。
- 玻璃檔水高度:200–210cm;厚度8–10mm鋼化玻璃。
- 止水檻:一般3–5cm;無障礙可0檻+線形排水。
- 地坪坡度:1–2% 向排水點;無障礙建議1.5–2%。
- 馬桶前淨空:≥60cm;側向≥20cm。
- 洗手台深度:40–45cm(狹長浴可選窄台盆)。
空間太小時,優先縮台盆、保馬桶前淨空、淋浴取90×90。
乾濕分離的三種做法:選一種就乾淨俐落
A. 玻璃隔間(最俐落)
- 形式:L型/直條固定+活動門。
- 優點:擋水好、視覺通透。
- 注意:選304不鏽鋼五金,門縫加擋水條,門底滴水回收條。
B. 摺疊拉門(超省位)
- 形式:折門/三折門;收闔後退讓走道。
- 優點:狹窄走道與靠近坐便最友善。
- 注意:選下軌免積垢或上吊式;下緣仍需微檻/斜坡擋水。
C. 浴簾+U型桿(最省預算)
- 優點:柔性邊界,入手快。
- 注意:搭配線形排水+低檻,簾底離地1–2cm,避免外拋漏水。
排水與防水:乾濕分離的地基
- 線形排水:置於門內側或牆根,縮短積水時間。
- 點排水:置於淋浴中心偏牆,避開腳踩區。
- 防水層:濕區滿牆到2m,乾區上翻15–30cm。
- 閉水試驗:24–48小時,無滲漏再貼磚。
- 止水設計:門口做內高外低、3–5cm檻/隱形止水條。
低檻或0檻方案務必坡度到位+門縫擋水條,不然再美也會滲。
材料與安全:防滑、抗霉、好清潔
- 地磚:選R10–R11防滑或細砂面;尺寸小磚較好找坡。
- 牆面:亮面磁磚/長條磚易清理;縫選環氧/防霉填縫。
- 玻璃:8–10mm鋼化+防爆貼;門鉸鏈304不鏽鋼。
- 矽利康:用防霉等級,轉角與五金周邊完整封打。
通風與除濕:讓蒸氣迅速離場
- 換氣扇:目標8–12次換氣/小時;小浴室多選100–150 m³/h等級。
- 開門策略:洗完持續換氣20–30分鐘;無窗衛浴必做。
- 電熱暖風機:冬季預熱減結露;淋浴後開乾燥模式。
- 鏡除霧/防霧膜:減少潮氣殘留,清潔更省力。
收納與動線:把雜物從濕區拿開
- 壁龕Niche:高度100–120cm,深10–12cm,置洗髮沐浴。
- 鏡櫃:內嵌省深度;插座置於櫃內(吹風/電動牙刷)。
- 毛巾桿/暖風烘毛巾:設於乾區;地上留90–100cm走道。
- 滑門/暗門:入口改單側滑門,走道更順。
結論:用「排水+擋水+除濕」三步驟,讓小衛浴長期乾爽
小空間的乾濕分離不是比誰門更大,而是坡度到位、止水設計正確、換氣除濕有效。
在此基礎上,用玻璃/摺疊門建立邊界、內嵌收納釋放走道、防滑地磚+好燈光守住安全。
按本文SOP與驗收清單執行,小衛浴也能天天乾爽又好清理。
FAQ|小衛浴乾濕分離常見問題
Q1:空間太小只能用浴簾嗎?
可以,但務必配線形排水+低檻,並選重力墜邊的浴簾防外拋。
Q2:0檻會不會外濺?
關鍵在1.5–2%坡度+門縫擋水條;若仍濺,增設隱形止水條。
Q3:玻璃要選多厚?
8–10mm鋼化即可;高度200–210cm,五金選304不鏽鋼。
Q4:地磚要多防滑?
選R10–R11級;淋浴區用小面積紋理磚更穩。
Q5:沒有窗怎麼辦?
選換氣量足的換氣扇,洗後20–30分鐘連續換氣;搭配暖風乾燥。
Q6:線形排水難清嗎?
選可抽拉過濾網款,每週清毛髮;保持流速就不易發臭。
Q7:壁龕會滲水嗎?
壁龕需連續防水+斜向回水,下緣打防霉矽利康。
Q8:暖風機必要嗎?
冬季舒適度與防結露顯著提升,小衛浴很值得。
Q9:清潔怎麼做最省力?
洗後拉刮水板、週清玻璃防水垢、月清排水過濾網,黴斑自然少。
Q10:預算有限先做什麼?
先投資在排水找坡與防水閉水、換氣扇升級、止水設計;玻璃或門可後補。
以下連結帶您瞭解不同的設計會運用到那些細節喔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北歐風的簡約舒適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現代風的時尚簡潔線條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鄉村風的溫暖與柔和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淺色系中的少即是多無印風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佗寂風的獨特日式美學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展個性工業風的現代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性與優雅品味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的層次與鮮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格中的低調與沉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