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座預留怎麼規劃?位置、高度與數量一次看懂
發布日期:
先擺家具,再拉點位
插座最怕被衣櫃、床頭櫃「蓋住」。正確順序是確定動線與家具尺寸→標出使用家電→決定插座位置與高度→規劃專用回路。
以「每2~3公尺一組、就近不跨線、預留20%餘量」為原則,日後擴充才從容。
高度速查:常見插座/弱電基準(自地坪完成面)
- 一般牆插:300mm(沙發後可升至 350–400mm 方便拔插)
- 床頭:600–700mm(略高於床頭櫃,左右各一組)
- 書桌/工作桌:桌面上緣+100–150mm;或桌下200mm配桌上走線孔
- 電視牆(壁掛):電源+訊號 1100–1300mm(置於螢幕背中心)+下方300mm預留機櫃
- 廚房檯面:檯面高850–900mm,插座中心 1100–1200mm
- 冰箱/洗碗機/烤箱:隱於設備後側300mm或櫃內側牆200–300mm
- 浴室鏡櫃/面盆:檯面+100–150mm(常見 1100–1200mm);吹風機座旁一組
- 洗衣機:直立式 1100–1200mm、滾筒 1200–1400mm(避水位)
- 陽台/戶外:300–1100mm 視設備,皆採防水盒/IP44↑
- 玄關台面:台面+100–150mm(掃地機座旁另設低位300mm)
- 走廊吸塵器:300mm(若無線充電座,依產品中心線定高)
小撇步:同面牆的插座/弱電板對齊,視覺更整齊;與門框/立面收邊保持≥150mm距離。
各空間數量與位置建議(含USB-C)
客廳
- 數量:6–10 組
-
配置:
- 電視牆:上1–2組(TV/音響/網路/光纖)、下2–3組(機上盒/遊戲機)
- 沙發兩側各1組+USB-C PD(手機/平板充)
- 地面或沙發下地插(落地燈/電毯),視清潔習慣決定
- 弱電:LAN(Cat6)與同軸集中於電視牆
餐廳
- 數量:2–3 組
- 配置:餐邊櫃上方1–2組(小家電/暖菜)、掃地機座一組
- 預留:中島餐桌若有熱鍋/火鍋,地插或桌下提線盒+防跳線扣
廚房
- 數量:8–12 組(含專用回路)
- 檯面:左右工作區各2–3組(含USB-C 1組),微波/電鍋/手持攪拌
- 專用回路:冰箱、洗碗機、烤箱/蒸烤、瓦斯爐電點火、抽油煙機各獨立(20A建議)
- 細節:插座避開水槽/爐具≥300mm;高櫃內設感應燈插
臥室
- 數量:5–8 組/房
- 配置:床頭左右各1組雙孔+USB-C;梳妝台2組;衣櫃內1組(除濕/燈條)
- 電視牆/書桌:比照客廳/書房標準
書房/工作間
- 數量:6–10 組
- 配置:桌面上方2–3組(含USB-C)、桌下2–3組(主機/印表機/UPS)
- 弱電:雙LAN(電腦+AP/會議設備)
浴室
- 數量:2–3 組(皆GFCI/漏電保護)
- 配置:鏡櫃內1組、馬桶後1組(免治),洗衣區另計
- 等級:防濺面板+IP44↑防水盒、與出水口水平距離≥600mm
陽台/家務間
- 數量:3–5 組
- 配置:洗衣機/烘衣機各1、清洗/高壓清潔1、植栽/戶外燈1
- 等級:戶外級面板+防水盒+不鏽鋼螺絲
玄關與走廊
- 玄關台面:1組+USB(充行動電源/感應燈)
- 走廊:每5–6m至少1組,方便吸塵器
專用回路與容量:別讓總開關老跳電
- 哪些要專用:冰箱、洗碗機、烤/蒸箱、微波爐、IH/感應爐、洗/烘衣機、熱水器、浴室暖風機、冷氣、電動車充電座(若有)
-
迴路配置:
- 一般插座:15A獨立回路(依地區規範)
- 廚房重載/浴暖/烤箱:20A以上(銅線徑加粗)
- 冷氣:各室內機獨立回路,室外機視型號
- 面板建議:至少一組USB-C PD(≥30–45W)在客廳/書房/床頭
原則:一回路不供應兩個重載;分區上標籤,配電盤貼迴路圖。
施工實務與走線心法
- 水平/垂直走線:沿樑柱或踢腳線垂直/水平走,避免斜線
- 交叉隔音:臥室牆兩側插座避免背靠,或在牆芯加隔音棉/彈性層
- 線管彎折:彎曲半徑符合規範,避免九十度硬折
- 備份線:弱電(LAN/光纖)多拉一條備用最省事
- 家具避位:衣櫃背後不設插座,改設於側板前緣150mm處
常見地雷與修正
- 插座被櫃體蓋住 → 先畫家具立面再點位;必要處改櫃內前緣
- 廚房檯面插不夠 → 每900mm工作段至少2組;加上翻式彈起插
- 床頭只有單側 → 兩側對稱+USB-C;雙人床避免搶插
- 電視牆線材外露 → 設管道孔、上/下雙位對插
- 浴室冒水汽 → 全數GFCI+防水盒、與水源保持≥600mm
- 全屋只有USB-A → 混合面板(A+C);C口選PD快充
預算優先順序(有限預算這樣花)
- 廚房/浴室專用回路與防護 → 安全第一
- 臥室床頭+書房桌面USB-C → 體感最大
- 電視牆整線與上下對插 → 視覺最整潔
- 陽台/戶外防水面板 → 壽命與安全
- 地插/隱藏式插座 → 視覺加分(可後補)
結論:以「用途地圖」為底,搭配高度表與回路表
好用的插座規劃,靠的是生活動線×家具版位×家電清單。
按本文的高度速查與各空間數量建議,再把重載家電拉專用回路、濕區做防護,完工驗收就照SOP逐條核對,你的家就能少延長線、少跳電、好整線,住得聰明又安全。
FAQ|插座預留常見問題
Q1:數量到底要抓多少?
A:以現有家電+20%預留為原則;每面牆2–3m至少一組,重載拉專用回路。
Q2:USB面板會不會過時?
A:建議選可更換模組或A+C混合;C口挑PD≥30–45W較耐用。
Q3:地插安全嗎?
A:選防水防塵翻蓋式並避開主要行走線;客廳地毯下或沙發旁最合適。
Q4:床頭到底要幾組?
A:左右各一組雙孔+USB-C最穩;另預留暖燈/空氣清淨機位置。
Q5:租屋不能打牆怎麼辦?
A:用走線槽/貼牆管+桌上插座塔;注意負載不要串接多個拖線板。
Q6:戶外插座要注意什麼?
A:IP44↑防水盒、GFCI、316不鏽鋼螺絲;雨遮下仍需滴水環形走線。
Q7:老屋電力不夠?
A:先做負載盤點與主幹線/配電盤升級;分區回路,避免一回路太多插座。
Q8:智慧家庭要提早嗎?
A:要。預留中性線與弱電管路到主要開關與窗簾盒,避免後裝難度大。
以下連結帶您瞭解不同的設計會運用到那些細節喔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北歐風的簡約舒適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現代風的時尚簡潔線條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鄉村風的溫暖與柔和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淺色系中的少即是多無印風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佗寂風的獨特日式美學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展個性工業風的現代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性與優雅品味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的層次與鮮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格中的低調與沉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