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油煙機怎麼選?高度、尺寸與安裝距離一次看懂
發布日期:
不是越大台越好,是「抓住油煙路徑」才有效
吸力只是一半,集煙罩覆蓋與排氣管道阻力才決定實際效果。
先用你的烹調習慣決定需要的風量,再選對機型與尺寸,最後把安裝高度、出風口與管道做好,油煙才能被「罩住並送走」。
第一步:算風量——你到底需要多大吸力?
快速估算(兩種算法擇一)
-
烹調強度法(中式偏強建議值)
- 輕度(少油、少爆炒):10–12 次換氣/小時(ACH)
- 中度(家常熱炒):12–15 ACH
- 重度(爆炒、油炸多):15–20 ACH
- 公式:需求風量(m³/h)= 廚房體積(m³) × ACH
-
瓦斯熱負荷法(更精準)
- 估算 CFM ≈ 瓦斯總BTU ÷ 100(或 m³/h ≈ CFM × 1.7)
- 家用雙口常見 20,000–40,000 BTU → 需要 200–400 CFM(340–680 m³/h) 起跳
台灣家用建議下限:一般家庭 700–900 m³/h,重油煙建議 1,000–1,500 m³/h(前提是管道要順,否則只會吵)。
第二步:挑機型與尺寸——罩得住、才吸得走
機型比較
- 斜背式(近吸):就近捕捉、視野好、外型薄;罩深較淺,要對準爐口。
- T字/深罩式:罩深與集煙性佳,適合爆炒。
- 傳統式(平面):經濟型,罩深中等。
- 中島式:四面開放需更大罩面與風量;盡量做外排。
- 下拉升降/下吸:特殊格局可用,對管道直線要求更高。
尺寸選擇(寬×深)
-
寬度:至少與爐寬等寬,最好每側多出 5–10 cm。
- 60cm 爐台 → 70–80cm 油煙機;75cm 爐台 → 90cm 油煙機
- 深度(罩深):≥ 45–50 cm(中式),讓前口覆蓋鍋緣。
- 吸口位置:覆蓋鍋中心線,前緣與鍋中心水平差不宜過大。
濾網與油路
- 擋煙板/渦輪近吸:就近攔截,易拆洗。
- 單網/多層鋁網:易堵需常洗。
- 葉輪自清/無油網:換以油杯收集,留意保養週期與實際拆洗便利。
第三步:安裝高度、距離與管道——實戰參數表
安裝高度(檯面至機底)
- 瓦斯爐:65–75 cm(斜背式可 60–70 cm;依廠說明優先)
- 電/感應爐:55–65 cm
太高罩不住,太低易燙與視線壓迫;以鍋緣不超出罩口為準。
排氣管道規則(越直越短越大越好)
- 管徑:6–8 吋(150–200 mm)為常見;大風量選8 吋。
- 等效長度:≤ 6–8 m為佳;每個 90°彎頭 ≈ 2–3 m 阻力。
- 彎頭:用大半徑彎,能直就直;避免「S 形」。
- 逆止閥:必裝,出口向外 1–2° 下傾防雨回流。
- 出口位置:離窗與鄰戶**> 60 cm**,避免回吹與油汙附著外牆。
- 同管併接:一機一管原則,避免與浴廁排風共管。
電源與安全距離
- 專用插座:與機體同側,離地 200–220 cm 左右;獨立回路更穩。
- 與吊櫃底留5–10 mm 伸縮縫,防共振噪音。
噪音、能耗與控制——不要只看「最大風量」
- 噪音:以 dB(A) 或 sone 標示;中檔建議 ≤ 55–60 dB(A)。
- 段速與變頻:段速越細越能在中檔長時間低噪運轉。
- 照明與手油:LED 色溫 3000–4000K;按鍵好清潔,玻璃面板抗油易擦。
- 清潔維護:油網/擋煙板可快拆、油杯容量足、葉輪易拆才會真的常清。
使用SOP:強風快捕捉、低檔長排出
- 烹調前 1–2 分先開機,中高檔預抽建立氣流。
- 爆炒/煎炸時用中高檔;煮湯悶煮可降至中低檔。
- 關火後延長 3–5 分排殘餘蒸氣與油霧。
- 與循環扇或窗形成單向氣流(上排下補),提升效率。
情境配置範例
6–8 坪小廚(60cm 爐)
- 機型:斜背或深罩 70–80cm,900–1,100 m³/h
- 管道:6–8 吋,等效長度 ≤ 6 m、一個 90° 內
- 高度:瓦斯 65–70 cm;電爐 55–60 cm
開放式餐廚(中島、75cm 爐)
- 機型:中島深罩 90cm↑,1,200–1,600 m³/h
- 管道:8 吋直排優先;若無法外排,選高效循環+活性碳(降味不如外排)
結論:先風量與集煙,再談外觀與功能
先用廚房體積/瓦斯熱負荷定風量;再按「等寬加寬、加深罩口」挑機型;最後以「短直大管、正確高度、良好出口」落地。
把這三件事做好,日常只需中檔長排**就能控油煙、降噪、延長機齡。
FAQ|抽油煙機選購與安裝常見問題
Q1:外排一定比內循環好嗎?
A:是。外排能排走水氣與熱;內循環僅過濾氣味與油霧,適用無法開窗或大樓限制情境。
Q2:風量越大越吵?
A:取決於管道阻力與機體靜壓。大風量配8 吋大管、少彎頭,中檔聲音也可接受。
Q3:與瓦斯爐的最小安全距離?
A:多數廠牌建議 65–75 cm(電/感應 55–65 cm),以廠規優先。
Q4:島型一定要選超大台?
A:四面開放擴散快,建議罩寬 ≥ 爐寬+20cm、風量 1,200 m³/h↑並確保直排。
Q5:多久清一次?
A:擋煙板/油網2–4 週清洗,葉輪/風道6–12 個月深清;重油煙更頻繁。
Q6:能加裝靜音箱嗎?
A:可在直線段加消音配件,但優先改善管道(放大直徑/減彎)效果更明顯。
Q7:斜背式一定比較弱嗎?
A:不一定。對位準、管道順的斜背式也很強;重爆炒仍建議深罩式。
以下連結帶您瞭解不同的設計會運用到那些細節喔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北歐風的簡約舒適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現代風的時尚簡潔線條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鄉村風的溫暖與柔和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淺色系中的少即是多無印風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佗寂風的獨特日式美學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展個性工業風的現代空間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性與優雅品味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的層次與鮮明
延伸閱讀 ► 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格中的低調與沉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