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點空間設計
    庭院裝潢全攻略|硬鋪面、綠化比例與維護保養重點

    庭院裝潢全攻略|硬鋪面、綠化比例與維護保養重點

    發布日期:

    好看的庭院,靠看不見的基礎

    多數庭院問題(積水、雜亂、難維護)都出在排水、動線與材質沒想透。

    坡度→排水→結構層開始,確立硬鋪面與綠化比例維護路徑,才有餘裕談風格與植物。

    規劃起手式:三件事先量先定

    1) 動線與分區

    • 主要動線:玄關↔後門↔工具/垃圾動線;寬 90–120cm
    • 分區:迎賓(門前)/休憩(桌椅、火坑)/作業(晾曬、工具)/孩寵活動

    2) 綠化:硬鋪比例(Guideline)

    • 4:6~6:4 視維護能力與用途調整;親子/寵物多活動走 4:6(硬:綠)
    • 可滲鋪面(礫石、透水磚)優先,兼顧排水與生態

    3) 排水策略

    • 場地1–2% 坡度導向地漏或排水溝
    • 二段排水:面層→找平層→排水層→地基;沿牆踢腳與上翻防水 150mm

    硬鋪面選材與做法(基底比面材更重要)

    常見材與適用性

    • 透水磚/連鎖磚:穩固、可滲;車道選 厚 6–8cm
    • 天然石(板岩/花崗):質感佳;需防滑處理(R10+)
    • 洗石/抿石:耐用;需做好分格縫與抗裂
    • 礫石步徑:成本低、排水好;步行帶鋪踏石更穩
    • 木棧/塑木(WPC):親腳感佳;採架高+排水,留檢修口

    結構層(由下而上)

    • 夯實地基(>95% 密度)→ 碎石級配 10–15cm砂墊層 3–5cm
    • 面層鋪設+伸縮縫/分格縫(3–5m 一格)
    • 臨建物收邊做滴水線,避免髒水回染牆面

    綠化配置:層次×根系×維護成本

    垂直層次(樹-灌-地被)

    • 喬木:1–2株定景(耐風/耐熱);離牆≥ 1/3 樹高
    • 灌木:分隔與景深(交錯花期)
    • 地被草花:降低落葉維護;混植 3–5 品系抑草

    根系與設施距離

    • 強根性(榕、樟)遠離管線/牆基 1.5–2.0m
    • 花槽設防根穿刺層溢流口

    低維護選項

    • 本土/耐旱草花、香草菜園小面積;滴灌配合覆蓋物(Mulch)減少雜草

    水電與照明:安全與氛圍一次到位

    灌溉

    • 滴灌+計時器:每區獨立;清晨澆灌最省水
    • 雨感/土壤感測:避免過澆;冬季轉維護模式

    戶外電與燈具

    • 迴路加 RCD 漏電保護;插座 IP55+
    • 燈具選 IP65,路徑光照地面 30–50lx;牆洗/樹打光 15–30°,避免眩光

    季節維護SOP(四季行事曆)

    • 基肥、修枝定形;檢查灌溉與積水點

    • 早晚澆灌、病蟲監測;颱風前收納鬆動物件、修低重心

    • 落葉清理、補植裸露區;木作上油、防鏽補漆

    • 減澆、覆蓋物保溫;檢修燈具與排水

    常見地雷與避坑

    • 只看表面不做排水 → 先做坡度與排水層
    • 硬鋪一片到底 → 夏季反輻射熱高;改用透水材+綠帶切分
    • 花台無溢流口 → 一雨就爛根;加設溢流+防根層
    • 燈具亂打眼 → 眩光刺眼;採低位路徑光+洗牆光
    • 木作貼地不通風 → 架高留縫並設檢修口

    結論:先把「水走哪裡」想清楚,庭院就成功一半

    排水坡度與基礎層為底,搭配合宜的硬:綠比例低維護植栽,再用滴灌與分區照明完成日夜體驗,庭院就能兼顧美觀、舒適與耐久。

    把維護SOP寫進行事曆,你的庭院會越住越好用。

    FAQ|庭院裝潢常見問題

    Q1:硬鋪比例怎麼抓最保險?

    A:以5:5為中性起點;常辦聚會或寵物多活動可到6:4(硬較多),喜歡綠意與生態改4:6

    Q2:為何一定要做透水或排水層?

    A:避免積水、白華、凍脹/熱脹造成鋪面隆起與牆面返汙。

    Q3:木棧還是塑木更耐?

    A:塑木(WPC)更抗潮與免上油;天然木腳感佳但需定期上油與良好通風。

    Q4:小庭院也需要灌溉系統嗎?

    A:面積不大仍建議滴灌+計時器,可穩定供水並大幅降低日常成本。

    Q5:燈具要多亮才夠?

    A:路徑 30–50lx、平台 75–100lx 即足夠;重點在無眩光與分回路而非越亮越好。

    Q6:蚊蟲與雜草怎麼控?

    A:覆蓋物 5–8cm+滴灌(不積水)是根本,搭配誘捕燈/清理積水

    Q7:颱風前要做什麼?

    A:收折陽傘、綁緊或移除輕量家具、修短易折枝,檢查排水口與地漏網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以下連結帶您瞭解不同的設計會運用到那些細節喔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北歐風的簡約舒適空間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現代風的時尚簡潔線條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鄉村風的溫暖與柔和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淺色系中的少即是多無印風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佗寂風的獨特日式美學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開展個性工業風的現代空間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古典風的優雅與傳統之美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美式風格中的隨性與優雅品味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波西米亞風的層次與鮮明

    延伸閱讀 ► 高雄室內設計推薦 | 日系風格中的低調與沉穩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狂賀!旅人空間設計粉絲專頁按讚數突破 18,000!

     

    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與肯定,我們將持續為你們帶來更多創意設計與優質服務,與你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空間設計! 

    室內設計專欄  室內設計文章推薦   室內設計案例及文章 案例分享